在《本草纲目》主治的条目中一般会对药材的主看病症做出大致的总结。比方 :赤简“助阳气,可补五劳七伤 ,治风虚晕厥头痛 。”这儿的“五劳七伤”和“风虚”都归于病因的领域 。由此可见,中医讲究看病求本的理念是自古相传的 。看病求本便是要找出导致疾病产生的致病要素,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医治 ,这也是辨证医治所有必要遵从的。
要真实做到看病求本 ,就有必要澄清与“本”相对的另一个概念——“标”。“标”“本”是一个彼此敌对的概念 ,各自都有多种解说,理解“标”“本”后,能够据此阐明疾病产生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两边的主次联系 。就从正邪这对对立联系来说 ,正气为本 ,邪气为标;而以病因与症状这对对立联系为例阐明 ,则本即病因,标即症状;再从病变的部位来说,内脏为本 ,那么体表便是标;而以疾病产生的先后来看 ,旧病是本,与之相对的新病是标;原发病是本的话,继发病便是标 。从这些比如中能够形象地了解“标”“本”的联系。
任何疾病从其产生到发展壮大,总伴随着不同的症状,但依据“标”“本”的联系释义 ,这些症状仅仅疾病的现象,也便是“标”,而非疾病的实质 。要找寻实质 ,就只要经过广泛查询收集资料,细心研讨